俗话说“四十七八,两眼花花”。之前,当时44岁的演员陈乔恩晒出了人生中第一副老花镜,41岁的万茜慢慢的开始用大屏手机,而且必须调大字体才能看清……她们尚且年轻,怎么就老花了?事实上,老花眼并非老年人的专属困扰。
浙大二院眼科中心、浙江大学眼科医院白内障科副主任、主任医师俞一波有个明显的感受,近年,在门诊看老花眼的患者更年轻了,许多人甚至只有40岁出头,还有些患者存在白内障、老花、黄斑变性等多种眼病。
《2023中国老花眼人群洞察报告》指出,我国3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老花眼问题人群占比56.9%,达3.9亿。也就是说,“人未老,眼先衰”的现象在人群中已经相当普遍。
严格意义上来说,老花眼并不是一种眼病,与人上了年纪会长白头发一样,老花是随年纪增长而出现的一种生理现象:衰老使得人眼内的晶状体弹性减弱,眼睛的调节能力变弱,看近物时,影像投射在视网膜时无法完全聚焦,物体会变得模糊不清——任何人都可能会发生老花,或早或晚。
而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在不良作息的“加持”下,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电子科技类产品,更为老花“按下了加速器”。
俞一波解释,近视患者其实和普通人一样,同样会老花,出现老花时,戴着原先的近视眼镜看远还清楚,但看不清眼前近处的文字,只好把近视眼镜摘下来阅读,如果近视度数浅,甚至除摘下眼镜外还需要另外戴上一副老花镜才能进行阅读。
此外,不少人会将老花跟远视混为一谈。其实,远视由眼球过短或屈光力不足导致,无论看远看近都需要调节,多见于先天或青少年。远视人群因为看近需要动用更多的眼部调节,调节机能也会加速减弱,因此年轻时原本视力很好或有轻微远视的人群,老花症状会相对来说来得更早、更明显。
“看近,视力越来越差,比如要把手机拿得很远,动作就会非常暴露人的年龄,大家一下子就知道你老花了。”俞一波说,门诊中很多患者都不太能够跟“老花眼”和解,相应地,问的最多的就是怎么治疗才能摆脱“老年感”,不戴老花镜。
60岁的傅先生(化名)是位公司高管,许多事情一把抓:开会看大屏、文件审批、手机回消息,高强度工作节奏下,近视600多度的他看近越来越吃力,有时候把近视眼镜拿掉看手机,反而觉得字体更清晰了。他前往浙大二院眼科中心的白内障科就诊,检查显示他已然浮现了老花和白内障,远视力也跌至0.5。
“手术能把老花也做掉吗?除了工作,我平时还喜欢打麻将、远足。”他向医生提了要求。经过专业评估,俞一波认为他能够最终靠手术来改善用眼困扰。
“现在老百姓的用眼需求慢慢的升高,比如60岁还需要开车、看电脑、拍照看书、艺术创造,都会到医院寻求提早做手术治疗。”俞一波说,对于轻度白内障和老花的患者,不妨先配一副老花镜。
“有些老年人认为老花镜不需要专门去验光配制。为了图省事,看到一些便利超市或眼镜店里有卖老花镜的,试戴一下觉得差不多能看清,就直接买回家配戴。这其实是一个认识误区。”浙大二院眼科中心视光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陈彬彬指出,配老花镜需要一个规范的流程。
“首先要排查是否有眼部其他健康问题,然后需要规范的验光和调节力测量等。”她介绍,一些老花眼人群往往还合并有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问题,所以第一步是要通过规范的验光获得远用处方,再通过在远用验光处方上增加正度数来进行补偿,这个额外度数的值即阅读距离的附加度数,通常从40~45岁左右开始需要50度,随年纪增长会逐年上升到300度。规范的验光配镜会考虑这些眼部的问题。此外还需要测量瞳距、选择正真适合的镜框、测量瞳高等,并按日常戴镜习惯和工作要求量身定做适合的镜片。
配一副老花镜,是不是就可以一劳永逸?陈彬彬提醒,老花镜的常规使用的寿命通常在1~3年之间。如果镜片出现划痕、模糊或老化现象,或者镜架变形、松动,应按时换。40岁后人眼的调节能力开始下降,老花度数逐渐增加,建议每1到1.5年检查一次视力,并根据自身的需求更换镜片。如果眼睛调节能力变化较快或有其他眼部问题,应根据真实的情况随时更换。镜片老化或划痕严重时,也应尽快更换,以免影响视力健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大黑牛跟九亿姐离婚的线》终于定档!8位顶级唱将云集,我最期待43岁的他
特朗普贸易战再舔新火、黄金刚刚又大爆发!金价暴涨近50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
Govee 推出 Gaming Pixel Light 像素灯:两种尺寸可选,支持 AI
七彩虹iGame RTX 5080 Vulcan W显卡首发12999元:纯白三扇设计
英伟达推GeForce Hotfix 576.15驱动 热修复50系新问题
《编码物候》展览开幕 北京时代美术馆以科学艺术解读数字与生物交织的宇宙节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