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从西部到大湾区英资企业密集访华聚焦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合作
来源:bob手机综合app官网版发布时间:2025-04-05 00:25:17

  不久前完成B轮融资的C平方视觉,近期亮相于英国商业贸易部在西安举办一场技术推荐会上。这家技术源自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工业视觉的英国企业,将总部设在了北京。他们自主研发的全流程智能化隐形眼镜生产线,首次在行业内做到了传统制造到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完美转换。他们盼望能在中国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的集结号中站稳脚跟,并将中国定位为最重要的市场。

  这样的技术推介在2024年底密集上演。由英国商业贸易部组织的英国科技公司代表团,跨过重洋前赴西安、重庆、深圳、东莞等地密集开展一系列对接活动,封面新闻全程参与了活动,进一步探索了英国科技公司在华拓展的成绩与现状。从西部内陆到粤港澳大湾区,英国科技公司正深入中国市场,寻求与中国科创产业同频共振。

  英国企业对中国并不陌生,对于许多“资深”在华英企来说,中国仍是未来最重要的增长市场之一。汇丰银行是中国最大的外资银行,洲际酒店是中国最大的外资酒店之一,捷豹路虎在中国消费者心中独具份量。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的数字化进程仍然领衔,虽缺乏家喻户晓的科技巨擘,却也是滋养小而美的科创企业的欧洲第一沃土。

  中国的科创产业高质量发展速度和规模自是世界瞩目,且外资企业以技术在中国换市场的时代早已过去,我们不禁要问,外资科技公司在中国到底有多少竞争力和机会?全世界创新指数排名第四的英国兴许有自己的答案。

  越来越多的英企意识到培养本土人才的重要性,“In China, for China”首先要以人为本。作为英国富时指数排名前10 的全球专业信息分析及决策工具供应商,励讯集团 (RELX)在中国雇佣了超过1300 名员工,业务覆盖科技与医学、风险与商业分析、法律和会展四大领域。他们开创了一套‘创新支持体系’,通过帮助中国科研机构、高校、医院和企业利用科研信息制定研发策略,推进高质量产学研合作,提升这些客户的学术和科技影响力,全面实现数字化转型和人才的双升级。

  C平方视觉重视中国市场,并聘用了西安的当地从业人员为其开拓本土市场。将智能检测技术引入隐形眼镜生产线这个赛道,让平方和的客户们迅速尝到了降本增效的红利。平方和也不止步于此,积极在高端医疗器械和医药领域开拓新的解决方案,并充分的利用西部高校的人才优势,研发最贴近行业的本土化解决方案。

  总部位于英国牛津郡的科技公司P2i,也在西南市场上寻找更多的机遇,他们为全球消费电子品牌提供业内领先的防护纳米涂层解决方案。P2i 亚洲商务总监杨启明在重庆的推荐会中介绍,其纳米涂层技术能够有很大效果预防智能手机、无线立体声、汽车 ECU 电子元件等受潮、腐蚀,能明显降低产品故障率、减少保修成本。“我们看好中国西南市场的发展的潜在能力,特别是在高科技和消费电子领域。重庆和西南地区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为我们大家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目前, 重庆正实施“天工焕新”行动计划,聚焦重点产业的“强链补链延链”,这些具体举措,也吸引了诺丁汉大学来渝考察。20 年前,诺丁汉大学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在中国成立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灯塔计划研究院绿色化工研究中心李冬兵教授带领的智能过程工程实验室,专注于化学工程、可持续能源和环境过程的集成和强化技术探讨研究。李教授介绍,团队开发的技术在二氧化碳高效捕集、硅碳化学沉积等方面具有非常明显优势。团队2024年已与四川省龙源中试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四川自贡建立中试基地,通过产教融合为企业技术转型提供支撑,注入新活力。未来,他们将在国内与更多合作伙伴展开对接,逐步推动中试基地和概念验证的建设和落地。

  英国已成为全世界第三个拥有万亿美元规模科技产业的国家。英国的初创科技公司在2023年共筹集了21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为全球的创新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对很多英国创新企业来说,中国是他们创新之旅中的必经之路。

  在深圳,由英国剑桥大学孵化的FlexEnable 选择在中国科技第一展“高交会”上展示其有机薄膜晶体管(OTFT)配套产品,其颠覆性的柔性液晶(LC)单元能满足多种的光学需求,全球最低温的TFT制造工艺让塑料薄膜基材可替代玻璃基材,大幅度的提升显示材料的柔性和轻量化属性。在首席营收官Erin McDowell 看来, 中国贡献了全球显示器市场2/3 的出货量。市场对更小巧的显示形态、更轻量的 AR/VR 光学器件、隐私屏幕和汽车智能车窗等需求将越来越旺盛,FlexEnable 有能力为中国在这方面提供创新。

  源自布里斯托的初创企业Q5D Technology专注于汽车,航空及消费电子线束生产流程的自动化,服务于捷豹等国际大品牌。目前整车中约有60公斤的线材,主要靠人工完成组装,而Q5D的解决方案能为汽车厂商降低约40%的成本,提高线束生产流程的效率和精度。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也自然成为Q5D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他们正积极寻求与中国车企展开对话。

  距深圳一小时车程的制造之都东莞,同样闪耀着英国创新火花与本土产业链的碰撞 。“每 18 秒就有一个新产品、新设备或新资产连接到 Wireless Logic (万利通信) 的移动平台上,帮助全球1200万活跃用户优化物联网体验。” 在东莞举行的一场中英科技公司对接会上,Wireless Logic(万利通信) 分享了他们在全球物联网行业的数据。作为全世界MVNO的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Wireless Logic,拥有着全球750多个运营商网络资源,能实现190+国家的网络覆盖,其领先的Global eSIM方案,已让多家中国顶尖科技公司体验到了更低成本,更低延迟的连接技术和服务。

  与万利通信一样,物联网技术领域的后起之秀Kigen也正在助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作为一家由Arm创立的企业,Kigen通过灵活适配先进的物联网芯片组和模块,为OEM厂商提供了符合最新标准的安全性,并与覆盖200多个国家的物联网和LPWAN连接提供商合作。Kigen的SIM操作系统产品支持超过25亿SIM卡。Kigen OEM/ODM商务拓展经理表示:“中国企业出海要面对不同的合规性要求,要在不同网关下实现低延时的物联网链接服务,包括运营商文件的远程配置和物联网设备的批量管理等,而我们的 eSIM 、iSIM和RSP技术就能解决这样一些问题。”

  在高交会的同期,英国的工业软件翘楚-剑维软件(AVEVA)在位于华东的南京筹办了“论剑2024·剑维软件中国用户大会”。对于剑维软件来说,中国是一个很重要的市场,不仅仅是因为中国自身,也是因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剑维软件副总裁及中国区总经理崔静怡表示,“中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已经很具有优势了,如果进一步结合AI、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提升效率,那么它在全球竞争力方面又能够再上一个台阶。剑维软件坚信,行业ECO的建议是跨边界的,打破边界、跨价值链的合作也将为中国工业带来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提升 。”

  看好中国市场的英国科技公司正一往无前地开拓中国市场,从整合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提供颠覆性新材料,到助力中国制造走向全球市场,这一些企业正悄然推动着中英科创产业的融合,竞争与机遇并存,但蓬勃之势不可挡。

  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末的四个季度,中国成为英国的第三大全球贸易伙伴。就在本月11日,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与英国财政大臣里夫斯在北京重启了时隔六年的第十一次中英经济财金对线年以来首个工业战略《投资2035:英国的现代工业战略》,将促进经济稳步的增长作为第一个任务,并将振兴工业作为增长核心。战略的重点与中国的市场应用场景形成碰撞与互补,更多的商业机会也将进入中英企业一同关注的视野。

  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倪乐思在采访中表示:“ 我们正真看到英国企业正从中国市场获益,中国企业也在英国市场找到发展机遇。中国在制造业创新、数字服务等领域的发展规划,与英国的技术生态系统高度契合,英中合作正从单一的经贸往来,升级为全方位的创新协作。”

分享:
Copyright © 2020-2021 bob手机综合app官网版闽ICP备2021004711号-1 闽公网安备 35021102001203号 Privacy Policy   |   Technical Support: lnest.com